地埋式一体化泵站工作原理
地埋式一体化泵站是、集成的污水/雨水提升设备,其工作原理清晰且高度自动化:
1. 结构组成: 是一个预制玻璃钢(或其它材质)筒体,埋于地下。内部集成一个或多个潜水排污泵、配套管路阀门、液位传感器、格栅装置(提篮格栅或粉碎格栅)、控制系统(控制柜)及检修平台等。
2. 工作流程:
* 污水/雨水流入: 目标液体(如生活污水、工业废水、雨水)通过重力流管道进入泵站筒体底部。
* 固液分离(可选): 液体首先流经入口处的格栅装置(提篮格栅需人工定期清理,粉碎性格栅自动粉碎杂物),拦截或粉碎较大的固体杂物(如塑料袋、树枝),防止其堵塞水泵和管道。
* 液位监测: 筒体内安装的液位传感器(浮球式、超声波式等)实时监测水位变化。
* 水泵启动: 当液位上升至预设的“启动水位”时,传感器将信号传输至控制柜。控制柜根据预设程序(如交替运行、备用泵启动逻辑)自动启动一台或多台潜水排污泵。
* 压力提升与排放: 启动的水泵通过底部的吸水口吸入液体,加压后,经由泵站内部的压力管道和出口阀门,将液体提升并输送到下游的市政管网或处理设施。水泵通常配备耦合装置,便于安装维护。
* 水泵停止: 随着液体被持续排出,筒内液位下降。当液位降至预设的“停止水位”时,传感器再次发送信号,控制柜自动停止水泵运行。
* 循环待机: 泵站恢复待机状态,等待液位再次上升,重复上述过程。控制系统具备故障报警、过载保护、备用泵切换等功能。
特点与应用:
其优势在于高度集成化与自动化。所有关键设备预装于坚固筒体内,工厂预制,现场安装快速;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全自动无人值守运行,大大降低运维成本;埋地设计节省地面空间,环境友好。主要应用于无法依靠重力流排污的场合,如城市污水管网提升、低洼地区雨水排放、建筑小区排水、河道治理等场景,是现代排水系统中的关键节点设备。

